一个好人,为何落得如此下场?

今天严肃点,没别的,就是因为下面要说的事,必须严肃,也希望我严肃的文字中可以让大家知晓这件事。有人深处阴沟里,却仍然在仰望星空。他人认为这是对生的希望。

有人活在光明里,却备受难为人知的折磨。他人认为这是知识分子的矫情。

直到有一天,有人终于忍受不了这般折磨,选择做个了断的时候,他人便沉默了...

1

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临死之前,在朋友圈留下的一条朋友圈,成为了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段声音,被称之为「绝笔信」。

为什么毛洪涛一事会引起不少人唏嘘呢?

如果你有去了解他,你会发现,他经常为人称赞,好老师,好干部。

他爱干净,经常把办公室收拾的很干净,自己衣着得体,落落大方。

他谦卑得体,从不抬高自己,更不会摆姿态逼迫别人做事。

他力求做事做到极致,为做好学习和科研,可以连续几个月不停歇。

毛书记在西南财经大学任教时,他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。

学生在经济上有困难时,他不仅会给予帮助,甚至还自掏腰包,让学生去买西装参加答辩。

学生在生活上受到磨难打击,他会耐心给出安慰和解答。

他不让学生叫他书记,称之为毛老师即可。

....

随便你去网上搜一下他的信息,你会发现,他的确是个为人称道的好人。

大家早已对「好人有好报」这句话习以为常,但随着岁月的前进,年龄的增长,阅历的增加,似乎好人未必就有好报。

相反,在当下这个世道上,劣币驱逐良币,好人似乎难有立锥之地。

这不禁让人感慨:一个好人,为何落得如此下场?

又是什么样的斗争,会把一个书记逼到自杀的地步?

2

毛洪涛书记在他朋友圈里写道:

五十未满,少年勤勉,青年奋进,中年有成,却因职业的选择最终误走入了绝境。

毛洪涛出生于 1970 年,祖籍河南,个子不高,声音却异常洪亮。他自称少年到中年,一直都勤勉奋进,并不是在吹牛。

他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,博士研究生学历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

在 2020 会计学全国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中,他位居全国第 17 位,在四川省排名第一。

35 岁正处,48 岁正厅,90 年代还去过美国留学。

他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学者,而非徒有其表。

在他担任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的时候,还清退了十几个洋垃圾,清退函全是他亲笔签字。不仅如此,他还力排众议,把金融会计这些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从 3% 提到了 10%。

原因无他,只为了给予那些愿意努力的人多一点机会。

而从他的家人,包括大部分学生对他的称赞,我们不难看出,这样的人,前半生活得光明磊落,坦坦荡荡。

若不出意外,他的下半生道路只会越走越顺才对。但生活习惯和我们开玩笑,这一次,它跟毛书记开了个很大的玩笑。

毛书记说他自己因职业的选择最终误走绝境。

而他所谓的这个职业,是他当了不到两年的成都大学党委书记一职。

高校的情况和常规的党政部门不一样,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。

书记是法律规定的一把手,按理说,书记权位要比校长大,但大学不是一个纯粹的党政机构,它是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,很多高校都是校长实权最大。

个别校长甚至兼任书记,类似国企党委书记兼任董事长,说是一手遮天也不为过。

而在毛洪涛的朋友圈里,他提到的一个关键人物——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。

披着学者的外衣,满心名利追逐;在成都大学建立起的利益集团和独立王国。

表面上是校长与书记的意气之争,背后是深刻的正义与邪恶较量。

连续挤压三任党委书记。

可以看到,毛洪涛书记之所以痛惜自己选错职业,究其根本,是这个职业带来的困境,与单位的利益勾结直接相关。

而这些,与他的信仰相违背。

他字里行间透露着的,是对制度机制建设、治理体系难以健全的无奈,更是对一些院校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的抨击。

别的不说,这位被指名道姓的校长能逼走三任书记,这后台是有多硬?

而关于这位校长的信息,更是找不出多少。不免让人觉得这是在刻意而为之。

当大学教育逐步市场化,教师不再是传道受业解惑的时候,你觉得大学还会是道德高尚、风清气正的象牙塔吗?

不会的。

它只会变成披着教育的外衣干着非教育的事。

你闻到的不再是鸟语花香般的清新味道,迎面向你扑来的是空气里弥漫着的歪风邪气。

即便是毛洪涛书记这样高等的知识分子,也无法摆脱这当中的尔虞我诈。

而他作为党委书记,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利益。他的敌人就是那群在地方上根深蒂固的利益团体,这些他自是看得清。

只是要和这样一群人做争斗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和魄力,我们常人难以想象。

毛书记虽为强龙但却不敌地头蛇。

在这条正道的路上,充斥着太多屏障,使人窒息,更让人为之饱受折磨。

有人觉得他傻,说他怎么不去举报?

毛洪涛作为一个大学党委书记,厅级干部,当然有渠道去检举,可若是连渠道也受到堵塞了呢?

若非不得已,谁愿意走死亡这条路。就像他说的:

确实不得已,真正没有路。

他以生命为代价来举报,这是死谏!通过舆论发酵引来中央调查。

从毛书记失联到发通报称其溺水身亡,一直到今天,成都党组织已经在调查这件事情。

这背后含藏着怎样的斗争,我想每个人都在期待真相大白的一天。

你看,什么时候,死亡成了一种反抗呢?

3

大家不觉得这与网剧《沉默的真相》很相像吗?

电视剧里,江阳最终也是选择通过死亡来引发舆论关注,好让事件得以继续侦查下去。

可似乎,现实生活要比网剧更加残酷,更加魔幻,更加难以想象。

毛洪涛书记以死明鉴,这是他面对肮脏利益勾结的反抗,也是对所谓「潜规则」的抗衡,更是对自己信仰坚定不移的遵守。

有人说他不懂变通,说他太傻了,可什么时候自己的信仰和正义

成为「傻」、「不懂变通」的代名词了呢?

从毛书记身上,我能感受到一丝火热,有关他坚守自己信仰和正义的火热。

哪怕这只是一丝火热,都不该就此消失。只有足够多的星星之火,才能照亮这片原野。

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

真正的勇士,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,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。

如果毛书记遗书中的那些负面事件都成立的话,那他的死将是对我们整个社会,包括地方管理,大学教育敲起最沉重的警钟。

可时间总会把这些旧痕洗刷掉,留下的只有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。

你可以看到,这件事情已经发生很多天了。

而那热搜,毫无意外地「缺席」了。

有关毛书记的热搜早已消失,呈现给大众的依旧是娱乐新闻。

我们期待通过舆论发酵引发关注和调查,有可能吗?

现在网络平台上关于毛书记的记忆已经在慢慢消逝了。

是互联网没有记忆吗?是我们没有记忆吗?

还是说有人要让我们没有记忆呢?

我不知道。

我只知道,我不希望这件事这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我更不希望提起这件事,别人回一句:毛洪涛是谁?他做了什么?

这不是什么好笑的话,这只会让背后那些利益既得者更加猖獗,更会让那些有志之士心寒。

所以在今天,我选择把这件事再搬出来说说。

我希望我们的记忆能够坚持到真相到来的那一天。

最后更新于

这有帮助吗?